思想灯塔 引领方向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在推动更高水平良法善治的时代进程中,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要找准灯塔,瞄准方向。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导下,在广大共产党人对法治不懈追求的努力下,中国开辟了属于自己的法治道路。
道路问题至关重要。沿着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前进,关乎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败。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治模式。有的国家脱离国情实际照搬照抄别国的法治模式,不仅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还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消极作用。相较之下,习近平法治思想则是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得到创新与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验,明确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要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定性,正确处理政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党的关系,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等重大问题上做到头脑特别清晰、立场特别坚定。”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我们要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不断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对于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提出“11个坚持”,党员干部要精准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核,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乘势而上,再接再厉,以强有力的法治为保障,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