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普查》第11期
目 录
武汉市再动员增强精益求精责任感早部署打好经济普查攻坚战
十堰市统计局扎实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
鄂州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指导“三经普”试点工作
荆门市部门联动共同推进单位核查工作
安陆局“三个务必,一个强调”全面落实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会议精神
保康县“统计开放日”广泛宣传经济普查
武汉市再动员增强精益求精责任感早部署打好经济普查攻坚战
9月5日,武汉市召开全市第三次经济普查视频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第三次经济普查视频会议精神,就今年后4个月的普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市经普办主任、市统计局局长潘建桥出席会议并讲话。
潘建桥指出,国家、省、市密集召开大型普查会议对普查工作进行再部署,表明当前的普查工作自上而下都到了相当紧迫的程度。贯彻落实好国家、省局领导的讲话精神,就是要切实增强普查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普查数据质量为核心,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确保各环节普查任务落到实处。
潘建桥强调,当前我们要倒排时间、倒排计划,抓好六项主要工作:
一是普查试点要试出方法,做好总结。江岸区要针对普查试点中出现的问题,大胆探索、破解难题,包括解决单位底册与实地核查不符,注册地、经营地、纳税地分离企业如何普查、楼宇经济如何普查,PDA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如何查实不配合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等。江岸区要边试点、边探讨、边出经验,并做好总结。江岸区的试点总结,市经普办将印发各区作为参考。
二是普查区划分要全覆盖、不重不漏。各区要尽快确定本区普查小区的划分,市经普办将组织各区到市规划局进行普查小区图的划分和打印工作,明确单位核查的地域范围。单位核查后,各区可根据核查的单位和个体户分布情况对普查小区进行微调,并在国家电子地图程序中进行绘制,作为普查登记的底图。
三是单位核查要突出重点,查全单位。全市的单位核查工作,要突出重点,进行差异化处理:即名录库中的“四上”单位要确保全部查上来;达规未入库的企业要尽快走申报流程,纳入网上直报,确保普查登记前所有规模企业“应入尽入”;“四下”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要与税务、工商等部门联合查找,确保查全。
四是普查方案的制定要因地制宜,突出可操作性。全市的普查方案将参照全国、全省的方案要求,结合试点的实践经验,增加普查各环节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办法,细化普查实例。10月底前,市经普办完成全市的普查方案制发。各区的普查方案可结合区情,因地制宜地制订出相应的普查方案,11月底前报市经普办备案。
五是“两员”选聘要体现高素质,普查培训要确保质量。各区要选调对统计工作熟悉、业务素质高、熟悉信息技术应用的人员参加普查。9月底前,各区完成普查人员的选聘工作并上报市经普办。全市的普查业务培训,将采用“分专业和分级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总体要求是:“普查培训时间不能短、环节不能漏,确保每个普查员能胜任普查工作”。
六是普查宣传要有的放矢,提高影响力。市及各区的普查宣传工作,要针对企业、社区、个体经营户等对象,在10月份的单位清查和12月份普查登记前的两个高峰时段,借助广电、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动员,为经济普查提供舆论支持,同时,要适时曝光拒不配合普查工作的典型事例,起到警示作用,切实提高普查工作的影响力。
市经普办各副主任及成员参加会议。各区(开发区、风景区、化工区)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十堰市统计局扎实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
自国家启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以来,在十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十堰市统计局提前谋划精心准备已做好了全市第三次全市经济普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确保此项工作的圆满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9月1日十堰市市级经济普查试点工作将在张湾区车城街办率先全面展开。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自工作职责。一是成立市级第三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了经济普查工作专班;二是召开了全市经济普查工作动员会并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三是常务副市长与各县(市)区分管统计工作的领导分别签订了责任状。
二、强化经费落实,积极采购设备,为经济普查工作夯实基础。在十堰市委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2013年经济普查经费预算总额达2051万元,比第二次经济普查到位600万元增加了1451万元,增幅为241%,截至目前已落实到位经费630万元;今年十堰市统计局先后投入20余万元完成了计算中心的改造,购置了新的服务器、UPS等设备,网络宽带由10M扩容到20M,为全市经济普查提供高效的数据处理保障。
三、组织全员学习,提高普查工作能力。一是为推进十堰市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有序进行,十堰市统计局先后四次组织全局领导和业务科室轮流讲解国家普查方案和市级普查工作计划和全市经济普查实施方案。二是召开全市各县市区经普办主任、副主任培训会议,传达省局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市普查工作;三是专题邀请省局核算处董树平处长、普查中心张力民主任讲解普查方案及普查与GDP核算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四是提高联网直报单位数量,加大了四上企业申报工作力度,截至8月底我市一共纳入联网直报的法人单位达110家。
四是对加快推进无证照个体户的清理办证、进规纳限、个转企、产转企等工作,为经济普查扫清障碍。相关职能部门积极督促企业在普查前认真核实财务指标、从业人员工资等与GDP核算相关的指标,提高经济普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鄂州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指导“三经普”试点工作
9月13日上午,鄂州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市第三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组长赴市第三次经济普查试点单位西山街办,指导正在进行的我市第三次经济普查试点工作。首先听取了西山街办第三次经济普查有关领导关于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随后实地考察了西山街办寒溪社区经济普查试点工作现场,认真查看了寒溪社区单位核查资料,听取了社区试点工作人员对搞好经济普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就如何高质高效开展全市第三次经济普查今后的工作,特别强调了几点具体要求:
一是宣传工作要到位。要充分利用街头横幅、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三经普”的社会知晓度;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进行普及性宣传,不断扩大“三经普”宣传工作的覆盖面;要充分利用工作简报、板报进行宣传,使各部门、各地区充分认识搞好经济普查的重要性,真正提高对普查工作的认识程度。
二是部门互动要到位。全市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是政府行为,全市有关单位特别是工商、质检、税务、民政等部门要充分履职,加强上下联动、部门互动;市经普办要建立督办和通报制度,对履职不力的部门和单位要在全市范围内通报批评;要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成果,提高单位和个体户清查登记效率和质量。
三是培训工作要到位。全市各级经普办要认真开展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培训,使他们明确任务和要求、具备普查知识、掌握普查各环节的工作方法。培训要全面、具体,培训的形式要多样化,要及时发现和解决普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四是要把经验推广到位。试点地区和市经普办要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收集各方对普查工作的建议;要通过试点,使普查员对普查方案理解更深,使各级普查办对普查的组织实施更有效,并根据试点中发现的问题,对正式普查中的某些工作细节进行调整和优化;要善于发现普查试点工作的亮点,积极推广试点工作好的做法,确保我市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荆门市部门联动共同推进单位核查工作
为全力搞好荆门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核查工作,认真做好单位行政登记资料的提供、合库比对工作,形成较为全面的单位核查底册,为即将展开的地毯式单位核查工作奠定基础,荆门市经普办与市编办、市民政、市工商、市税务和市质监等七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单位核查工作。
一是市经普办主动上门与工商部门沟通协调。8月20日,市经普办常务副主任王家远同志与业务组负责人主动到市工商局,就工商部门单位行政登记资料的提供交换了意见;对大个体户能否变更为企业、无前置条件的无证个体经营户补办营业执照、有前置条件的无证个体经营户如何办理营业执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达成共识。工商部门表示将全力配合市经普办做好单位的核实确认工作。
二是召开部门会议,部署部门行政登记资料的提供工作。8月27日,市经普办组织召开了市编办、民政、国税、地税、工商、质监七部门会议。会上,市经普办业务人员就部门资料的提供范围、上报格式、指标口径等进行了讲解,并明确资料的报送分2次进行。第一次为2013年9月10日前,提供截至2013年8月底前本部门审批或登记的各类行政登记资料;第二次为2014年1月10日前,提供2013年9月至12月底各部门审批或登记的单位增减变动资料。市经普办主任、统计局局长董良华参加了会议,在和与会部门深入交换意见后,他指出,部门资料对形成单位核查底册至关重要,希望与会同志回去后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按时按要求提供本部门全库资料。与会同志表示一定会按市经普办的要求及时完整地提供本部门资料。
三是部门行动迅速,落实了行政登记资料提供工作的责任人。据了解,市编办、民政、国税、地税、工商、质监等部门均按照市经普办的要求,明确了相关工作人员整理提供本部门行政登记资料,整理工作顺利进行。
目前,市经普办业务人员正着手部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合库比对工作,单位核查的前期工作正有序向前推进。
安陆局“三个务必,一个强调”全面落实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会议精神
9月5日上午,安陆市统计局召开经济普查办公室全体人员和乡镇统计办主任会议,传达孝感市第三次经济普查县(市、区)局长会议精神,收看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视频会议。
会上,安陆市第三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统计局副局长陈忠华通报了前期我市经普工作及试点进展情况,并对当前普查工作进行祥细安排部署。安陆市第三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市统计局局长杨学军提出三个“务必”和“一个”强调:
一是务必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全市普查方案。通过这次普查,全面了解安陆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摸清企业数量、行业分布,经济活动成果等经济家底,特别是产业发展状况和特点,有利于全面准确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因此市经普办全体人员要深刻理解方案的各项规定,根据国家、省、市第三次经济普查领导机构的总体安排,结合安陆市实际,按照市经普办制定的工作计划与部署有序推进,为全市第三次经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务必认识到普查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这次经济普查,增加了电子地图、PDA数据采集等新手段,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大大增加,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因此普查所需人员的选用和培训,直接关系到普查的成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普查办要精心挑选业务精、作风硬、素质高的人员参加普查工作,市统计局要切实抓好“两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要通过培训,使“两员”能熟练掌握清查和普查登记的各个步骤及要领,掌握现场评估数据的方法,减少登记误差。明确工作责任,各负其责、尽职尽责、严格考核、责任到人,工作要经得起检验以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三经普工作。
三是务必继续做好经济普查宣传和报道工作。推广和宣传经济普查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弘扬普查工作中涌现的好人好事,使之贯穿普查工作的始终。经济普查涉及到全市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需要全市各部门、各镇街和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的全力配合与支持。因此要利用电视媒体,利用街头显示屏、灯箱广告、横幅多种资源,利用网站、简报多种平台,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营造部门联动,使各级领导、各类普查对象和社会有关方面都能充分了解普查的意义、普查的要求和相关法规,为经济普查提供良好氛围,达到知晓经普、理解经普、支持经普的效果。
最后他强调,在处理好日常统计工作的同时搞好普查。各阶段工作启动要早,部署要严,落实要到位。确保三经普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保康县“统计开放日”广泛宣传经济普查
9月12日,保康县统计局借“统计开放日”时机广泛宣传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为做好第四届统计开放日宣传活动,保康县统计局事前做了精心策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营造了氛围,宣传了经济普查,收到了一定效果。主要有四种方法:
一是悬挂广告,标语宣传。保康县在县政府大门、十字街路口、名人酒店路口和电力公司门口分别悬挂了宣传统计开放日、经济普查的红色横幅广告,向广大群众宣传普查工作。宣传口号有“9月12日是中国统计开放日,经济普查利国利民,需要您的支持与配合”“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等等。
二是滚动字幕,电视宣传。县普查办主动与宣传部协调,“开放日”当天,在保康电视荧屏的上方打出滚动字幕,每10分钟滚动播出一次经济普查宣传口号,向每家每户深入宣传普查工作。同时,在保康河堤楚文化广场的电视大屏幕上定时滚动播出宣传口号。
三是印制彩页,重点宣传。印制了500份有关“统计开放日”和经济普查工作(致经济普查被调查对象的一封信)相关知识的彩页,由统计干部在美联商场、汽车站、紫薇广场等公共场合向群众免费发放。
四是更新网页,网络宣传。在保康统计信息网首页介绍“中国统计开放日”的由来及相关知识,让社会各界及关心保康而又远离家乡的乡亲了解统计节日和普查工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