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最美普查员事迹材料(钟祥市全路燕)
“经普”路上,一位不称职的母亲
——钟祥市柴湖镇普查指导员 全路燕
2013年1月20日,一声啼哭打破了冬夜的宁静,一个可爱的女婴来到了全路燕的生命里。结婚四年,这个孩子来之不易。凝视怀抱的婴孩,全路燕发誓,再苦再累一定要给女儿最好的爱。
2013年7月,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的帷幕拉开。对于全路燕来说,尽管“经济普查”这个名词很生疏,但柴湖镇经济普查的这副重担还是落在了刚刚参加行政工作三年,统计助理普查指导员全路燕的身上。“三经普”的200多个日日夜夜,在女儿的啼哭声里,在婆婆和丈夫的责怨声中,全路燕跑遍了全镇一个社区,54个村,412个村民小组,400多个单位和5000多家个体经营户,占用30余个双休日,加班加点300多个小时,“三经普”工作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这组看似寻常的数据背后,饱蘸着全路燕的心血和汗水。
柴湖,一个拥有10余万人口的大镇,其中移民7.5万人,是全国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也是全省最贫困乡镇之一。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柴湖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台阶。柴湖镇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全镇有法人单位115家,产业活动单位161个,个体户3180个,其中已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有1414个,经过五年的发展,全镇经济总量又有新的突破。特别是2013年,一股暖流涌遍柴湖大地,省委、省政府实施振兴发展柴湖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荆门、钟祥两级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也向柴湖伸以援助之手,这片曾经沉寂的土地沸腾了。柴湖的振兴发展与经济普查息息相关,各级领导的科学决策与经济普查的成败紧密相联。全路燕深谙这一道理,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攻坚克难、身体力行,把经普工作的各个环节抓好、抓细、抓落实。只是6个月的女儿实在太小,因时常加班而疏于照顾,让初为人母的她无不牵肠挂肚。
2013年9月24日—26日,荆门市第一次召开“三经普”业务培训工作会议。本是一次常规的培训会,可对全路燕来说却是一次纠结的决定:带孩子去还是不带孩子去?带去谁人照看?丈夫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婆婆因腿疾自身难保,娘家妈妈刚巧有事腾不开身,怎么办?要不让其他人代会?全路燕是个不服输的人,她更不愿经普工作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她毅然决定给女儿断奶,参加了“三经普”培训大会。为此,丈夫和公婆与她大吵大闹,说她不尽人情。全路燕尽管说出了一大堆理由,但她内心对女儿的愧疚却永远无法抹去。
2014年元月中旬的一天,全路燕到20公里开外的邓营村搞入户登记。邓营村村大人多,全村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达百余人,要一户户走到,把情况登记清楚,要花费不少精力和时间。普查没多久,婆婆就焦急的打来电话说孩子上吐下泻,高烧不止,要她马上赶回来照料。爱女突然患病,全路燕心急如焚,但邓营村路途遥远,来一趟不容易,而且年关将近,村普查员和村民们也很忙,不宜耽误,全路燕哽咽着给婆婆回了电话;“妈,您先送娃儿去医院,我忙完工作后马上赶回来”。带着忙碌的疲惫和对女儿的牵挂,一直忙完当天的工作后,全路燕才匆匆赶到医院,女儿近39度的高烧还未褪去,看着女儿憔悴的小脸儿,全路燕哭了,揽过女儿心疼不已。
全路燕是个有责任心的人,经普工作中她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当天计划好的事情必须当天做完,疑点问题必须第一时间弄清楚。为此,全路燕经常下乡督查工作。打过的电话不计其数,村里的普查员都“害怕”接到她的电话。有一次,为了赶进度,她趁双休到就近的村搞入户登记,去时,天气就阴的能“拧”下来水,为了多登记几户,结果回家的路上,天就下起了大雨,自行车在路上飞奔,可她还是被淋了个透,第二天患下重感冒。镇领导十分关怀,劝她休息几天,待身体康复后再上班,全路燕说:“入户登记时间紧,任务重,耽误不起”。她一边挂着吊瓶,一边继续上班,硬是挺了过来。
女儿在长大,工作在继续。在孩子与工作之间,全路燕总是愧对于孩子,热衷于工作。在“三经普”工作的各个阶段,从宣传发动到“两员”业务知识培训,从单位、个体户地毯式核查到正式入户登记,各个环节开展得有条不紊。目前,全镇“三经普”登记工作已近尾声,已转入查遗补漏,数据审核阶段。截止2014年2月底,全镇入户登记单位410家,个体户5350个,其中有证个体户2180个,工作进度名列全市前茅。
(图为全路燕同志在向普查对象了解相关普查指标)
(钟祥市经普办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