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

中国政府网|无障碍阅读|登录|注册

工业发展的指示器

2014-09-11 09:42 沙巴体育投注

  导语: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占国民经济总量的40%左右。工业增加值是如何计算的,它与其他经济指标有着怎样的关系?

  21.什么是工业增加值

  在沙巴体育官网发布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用“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来反映工业生产情况。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是以工业增加值作为总量指标计算出来的,那么什么是工业增加值呢?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外购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工业增加值是计算工业增长速度的总量指标,也是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

  22.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是怎样计算的

  (1)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既可采用“生产法”也可采用“收入法”计算。生产法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人手,扣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计算公式为: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

  收入法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角度入手,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目前实际统计工作中,由于受到统计调查频率、时效性和企业财务核算的制约,年度和月度工业增加值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年度工业增加值采用“收入法”计算,所含四个部分的资料通过“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年报表中基础数据计算得到。月度统计对时效性要求较高,难以取得详细的财务核算资料,无法直接计算,因此采用推算的方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即根据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比率得到工业增加值率,用月度工业总产值,乘上年度工业增加值率,得到月度工业增加值。

  (2)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

  为了真实反映工业生产的变动情况,在计算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时,必须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计算出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然后计算实际增长速度。现行计算方法采用的是价格指数缩减法。

  因此,我们在使用这一数据时,必须注意到,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一样,都是剔除价格因素后反映实物量变动的实际增长速度,不能将之与未扣除价格因素的其他指标增长速度进行简单对比。另一方面,月度工业增长速度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是全部工业企业的增长速度。

  23.同比与环比有什么不同

  在统计中,同比和环比用于表示某一事物在对比时期内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以历史同期为基期,例如2011年6月份与2010年6月份、2011年上半年与2010年上半年的比较,就是同比。以前一个统计时间段为基期,例如2011年6月份与2011年5月份、2011年二季度与2011年一季度的比较,就是环比。

  季度或月度增长速度按比较基期的不同,可以分为同比速度和环比速度。比如图5中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两条折线分别反映的是同比涨跌幅和环比涨跌幅,就图5而言,同比涨幅出现扩大的趋势,而环比涨跌幅则围绕0上下波动。

  所以,如果不注意增长前面的限定词,我们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环比增长速度反映指标变化时,时效性强,比较灵敏。但对一些随着季节变化而波动的指标,在相邻两期进行比较时,无法避免季节因素的干扰,使得环比增速波动非常大,有时甚至连指标变动的方向都会发生变化。同比增长速度由于是与上年同一时期相比,则可以克服季节因素的干扰,但像上文提到的春节因素(还包括时间在不同月份变动的其他节日)除外,至于怎样克服春节因素的干扰,请看本章第十节的内容。

  24.高工业产值就是高工业增加值吗

  在统计资料中,经常可以看到“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两个概念。这两个指标关系密切,但并非成正比关系,主要联系和区别如下:

  (1)相互联系

  首先,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计算范围一致,都是工业生产的范围,所反映的都是工业企业报告期生产活动的成果。其次,二者都遵循最终产品的计算原则。它们计算的均是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产品价值,以避免企业内部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再次,工业增加值可以由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中间投人的差额得到。

  (2)相互区别

  工业总产值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包括原材料等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量,是工业企业生产的总产出。虽然在企业内部产值不能重复计算,但企业之间产值允许重复计算。而工业增加值是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扣除其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外购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新创造的价值。

  因此,在企业工业总产值一定,原材料、能源消耗等中间投入少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比较高;而如果企业一味追求工业总产值,忽视经济效益,投入成本居高不下,工业增加值则比较低。

  25.为什么要提高工业统计起点标准

  2011年,沙巴体育投注提高了工业统计起点标准,将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调查范围,由原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调整为2000万元以上。为什么要调整起点标准呢?

  统计起点调整是统计制度方法的正常工作安排。为反映工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工业增加值的统计范围经过多次调整。1994年至1997年,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统计范围为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随着中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为保障数据质量,同时兼顾统计调查的代表性,沙巴体育投注在1998年将工业统计范围划分为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两个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2007年又进一步调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随着国民经济的速度发展,纳入月度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不断增加。1998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有16.5万家,2009年增加到43.4万家,增长了1.6倍。因此,在保持数据总体可比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统计起点标准,减少调查投资项目和调查企业的数量,有利于统计部门集中力量,进一步加强对符合新标准的工业企业的数据进行严格审核,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适当提高统计起点标准,将那些规模较小、统计基础条件不完备的工业企业划出月度统计范围,也有利于统计部门集中力量,在统计起点标准以上的工业企业中建立联网直报系统,使统计部门更加高效快捷地提供反映经济运行发展变化趋势的统计资料,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及时性。

  26.怎么理解工业增加值和用电量等指标增速并不完全同步

  众所周知,工业生产是需要消耗电力的。一般来说,生产得越多,消耗的电力越多。然而有时我们可以从国内外相关统计资料中发现,工业生产增速和用电量增速并不完全同步,主要原因如下:

  (1)工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工业内部各行业对电力需求的差异较大。轻工业等低耗能行业用电少,重化工业等高耗能行业用电多。这种行业用电结构性的差异导致工业生产与工业用电量增长不同步。在我国,当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等高耗能行业生产较快时,工业用电量增长可能会快于工业生产增长;反之,当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长较慢时,工业用电量增长可能会慢于工业生产增长。

  (2)产品结构的影响

  生产不同的产品所需要的用电量也各不相同。如生产同一价值的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等高耗能产品所需的用电量就要高于烟草、电子等低耗能产品。在产值相同的情况下,产品的单位电耗水平决定了用电量的多少。同时,在同一类产品中,虽然生产所需的用电量基本一致,但型号不同、规格不同,产品的价值也有较大差异。如生产一辆高级豪华轿车和一辆经济型轿车所需的用电量基本相同,但前者的价值数倍于后者,也会造成工业生产增速和用电量增速不一致。

  (3)企业为确保正常生产,也存在不同能源产品的相互替代效应

  在电力供应紧张时,不少企业选择柴油、煤炭等能源替代产品。这也使得工业生产保持正常增长,而用电量增长放缓。

  除此之外,近年来,我国加大节能降耗的实施力度。随着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淘汰,落后生产设备的关闭,我国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产设施、生产工艺更新换代,也直接促进了工业用电量的减少。

  27.工业增长与交通运输业增长有什么联系

  交通运输业是工业生产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从工业企业生产必需的原材料、零部件的初始配置,到工业产品的最终交付,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运输服务。因此,工业生产增长与交通运输业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目前,衡量交通运输发展现状有两大统计指标,分别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前者指在一定时期内,用重量单位吨计算的由各种运输工具实际完成运输过程的货物数量;后者指一定时间内由各种运输工具实际完成的运送货物重量与运送距离的乘积。从长期来看,工业生产与货物运输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通常情况下,当工业生产形势较好,对运输的需求也较多,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增长较快,反之亦然。

  28.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与工业生产有什么关系

  采购经理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Index,简称PMI)是宏观经济先行监测指标,是经济景气监测的重要指标和反映经济增长及衰退的晴雨表。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PMI综合指数由新订单、生产、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和原材料库存构成。PMI取值范围为0-100%,通常PMI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总体衰退。PMI指数体系无论对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投资公司,还是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在经济预测和商业分析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政府部门调控、金融机构、投资公司和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制定了采购经理指数,其体系和方法是全球统一的,可进行相互间比较。

  PMI的可靠性是基于对数据转折点(峰值点和谷底点)的预测和分析。PMI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且其转折点往往领先几个月。从我国制造业PMI与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来看,在金融危机期间,PMI从2008年4月份的峰值(59.2%)开始持续走低,仅在当年8月呈现小幅回稳后继续下行至2008年11月的最低值38.8%,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由当年3月最高点17.8%起呈现下滑态势经当年12月小幅持平后直至2009年2月的最低值3.8%,由此可见,PMI在金融危机期间提前2-3个月预测了工业增加值增幅的谷底;从2008年12月PMI上升2.4点,次月继续回升4.1点,开始呈现“V”形反转的走势,连续上升5个月后稳定在增长区间运行,相对应的工业增加值增幅则是从2009年3月份开始稳步维持上升趋势,晚于PMI回稳3个月;而在2009年与2010年末,制造业PMI均出现阶段性波峰(2009年12月的56.6%和2010年11月的55.2%),而工业增加值增幅相应的阶段性高点则出现在次年的一季度(2010年2月的20.7%和2011年2月的14.9%),PMI同样提前2-3个月预测了工业增长的峰值;由此可见,制造业PMI能够起到率先预见工业经济拐点的作用,且在时间上提前了一个季度,给予各类经济决策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参考。

附件:

 已阅 7  打印   关闭 
澳门永利皇宫 雷火体育 太阳城app 足球外围平台 买球app 亚洲十大足彩排行榜,足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