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固定资产投资
导语:固定资产投资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前提保证,它是如何统计的?近年来,统计部门为提高投资数据质量做了哪些改革?
1.什么是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它是社会增加固定资产、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条件。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历经经济社会变迁,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发生了多次变化。进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国有经济单位投资、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各种经济类型的单位投资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按照我国原有计划管理体制划分,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城镇范围内企事业、行政单位未纳入基本建设计划和更新改造计划的项目投资、城镇私人建房投资和农村企事业和行政单位及农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自2004年起,又统一调整为城镇投资、农村(包括农村非农户和农户)投资及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三大部分。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发展历史上看,统计起点出现过两次调整,第一次为1997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5万元提高到50万元及以上,第二次为2011年,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50万元及以上提高至500万元及以上。
2.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调查方法是什么
按现行国家统计制度规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两大部分组合而成,一是城镇建设项目投资、农村非农户建设项目投资和国防、人防建设项目投资;二是农户建设项目投资。根据调查对象的状况、调查的要求和调查的条件,现行国家统计制度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采取了以下三种调查方法:
(1)城镇建设项目投资、农村非农户建设项目投资统计内容主要包括原来的城镇基本建设项目、更新改造项目、其他投资项目、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项目、集体和私营个体等投资项目,以及农村非农户投资项目,均采取全面调查的方法,凡是计划总投资超过5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项目必须以建设项目为基层填报单位,即一个建设项目填写一张基层表。
(2)军工、国防、人防建设项目不填报基层表,统一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总参谋部、总装备部、国家人防办公室报送综合数据。
(3)对农户固定资产投资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农村经济调查和农村住户调查取得相关统计资料。
3.房地产开发投资是怎样统计的
房地产开发投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形式表现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进行房屋建设或土地开发所完成的工作量及有关费用,反映报告期内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在房屋建设工程、土地开发工程的实际投入。
(1)指标定义:是指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商品房建设公司及其他房地产开发法人单位和附属于其他法人单位、实际从事房地产开发或经营活动的单位统一开发的包括统代建、拆迁还建的住宅、厂房、仓库、饭店、宾馆、度假村、写字楼、办公楼等房屋建筑物和配套的服务设施,土地开发工程(如道路、给水、排水、供电、供热、通讯、平整场地等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不包括单纯的土地交易活动。
(2)统计对象:所有从事房地产开发活动的法人单位及其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
(3)采集方式:房地产开发投资通过房地产开发统计报表统计取得,为月度统计,采用全面调查的统计方式。数据采集工作流程如下:
①沙巴体育确定房地产开发统计指标、统计范围、统计口径、指标解释等,制定《房地产开发统计报表制度》,下发至各省(区、市)统计局。
②各省(区、市)统计局根据沙巴体育《房地产开发统计报表制度》的统计要求,制定报表,逐级下发至基层统计机构。基层统计机构向辖区内房地产开发单位布置填报房地产开发统计报表。
③纳入统计范围的房地产开发单位按照《房地产开发统计报表制度》要求,定期向工程、财务等涉及部门收集资料。一是根据施工单位上报的房屋建筑、安装工程和土地开发工程的形象进度或工程监理部门上报的形象进度(各项预算完成工作量乘以预算单价),计算建筑安装投资完成数额;二是根据财务部门项目成本核算资料,将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土地征用、购置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建设费以及开发间接费用等实际费用支付情况,计入其他投资完成数额。企业统计人员将收集的原始资料,定期汇总形成完整的投资完成情况,并向所在地的基层统计机构上报报表,各级统计机构逐级汇总,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沙巴体育官网。
4.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固定资产投资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增长的前提保证,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国民经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
一方面,投资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需求的总量和结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投资又是增加社会总供给的重要途径,通过增加投资能扩大社会生产能力。需求拉动作用通常直接表现在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同期数值中,供给推动作用则有一定滞后期。投资波动会导致经济同向波动,它与总产出之间存在着乘数效应。当投资增加时,会立即增加对投资品的需求,增加投资品生产企业的产量,就业就会上升,居民收入增加,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的增加,从而使社会总产出成倍增加;反之,则相反。投资与经济增长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监测投资变化的重要指标,是经济运行热度的重要测量器。一个地区的投资增长要和本地区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在发展初期,较快的投资增长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保持适度的投资增长才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同时,投资规模要和本地区的经济状况相协调,投资规模超过本地区经济的承受能力,也会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一般来说,投资的适度增长能促进经济持久发展;投资增长不足可能减缓经济发展;投资增长过快可能引发经济过热。
5.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怎样统计的
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主体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因此,经济主体的性质决定了经济活动的性质。目前我国正在制定民间投资统计标准。现在沙巴体育投注定期反映的民间投资情况,实际上反映的是我国内资企事业组织中除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事业组织外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6.为什么要上调投资统计起点标准
2011年以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标准为计划总投资50万元以上的项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的项目从1997年的15.9万个,增加到2010年的66.1万个,增长了3.2倍。与此同时,经济运行节奏明显加快,有关部门对统计数据需求的时效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审核调查对象报送的基础数据,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自2009年起,沙巴体育开展了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的研究工作。2011年,将投资统计起点由50万元以上的项目调整为5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投资将在GDP季度核算时根据有关资料进行核算。调整后,全国投资统计项目个数将减少l/4,将更加有效地减轻基层负担,提高数据质量。经测算,依据新起点标准统计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结构和速度数据,与依据原起点统计的相应数据相比,数据及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7.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指标的推出
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投资项目实际情况,2011年在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标准的同时,对月度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进一步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将月度投资统计的范围从城镇扩大到农村企事业组织,使月度统计内容更加全面。过去月度发布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农村企事业组织项目投资”。为了更全面反映投资的真实情况,沙巴体育投注健全了“农村企事业组织项目投资”统计,并按新的统计起点将其纳入了月度统计,从而有条件将月度统计和发布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扩大到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村企事业组织的项目投资,并将这一新统计范围定义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以便更全面地反映月度投资的实际变化。
二是统计指标概念更加准确。原月度公布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包含了许多跨越城乡地域的基础设施项目,如铁路、水利、公路、机场、管道、电网等跨城乡的基础设施。这些项目投资额巨大,很难界定城乡属性,单独放在城镇或者农村都不妥,按比例分割也难以操作。月度数据发布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代替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使发布的统计指标概念更加准确,统计数据更加反映实际情况。年度投资指标和口径均不变,仍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农户投资”仍按季度进行抽样调查。
附件: